Acala 遭黑客攻击增发超 12 亿稳定币 AUSD、Solana生态钱包大面积被盗……不夸张地说,区块链2022年这大半年一半热点都是安全问题贡献的。
根据Certik发布的安全报告,仅在 2022 年前 6 个月,区块链与Web3 项目就因黑客攻击和漏洞利用而损失超 20 亿美元,并已经超过 2021 全年的总和。
安全问题爆发的同时,很多项目方的智能合约要安排上安全审计,却可能要排队到半年之后。即使审计完成了,也如大家所看的那样,依然会面临被攻击的风险。
区块链安全毫无疑问是刚需,但一个现实是,无论是项目方还是普通用户,似乎都很难有安全感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我们观察到新入场的安全服务厂商们前赴后继。截止到目前,2022年陆续有Carret、BlockSec、Secure3、Halborn、Redefine等海内外安全公司获得了较大金额的融资,其中Certik几乎近一年内筹集了4轮资金,市场之火热可见一斑。
在本文中,我们试图从安全“守护者”的现状去看,整个区块链安全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困境?行业格局又在发生怎样的演变?
区块链“野蛮”生长,安全的需求同时激增,但安全服务却跟不上。
BlockSec联合创始人周亚金提到,“智能合约的安全审计排队2-3月是近两年的常态,很多项目的安全审计服务甚至都排队到了半年之后。”而从成都链安的数据来看,2022年第二季度,被攻击的项目中,接近一般的项目未能经过安全审计。
尽管安全服务商们前赴后继,但在YM Capital 投资人Thomas看来,“真正有供给能力,且品牌有一定影响力的服务商并不够,全球内也就一二十家。”周亚金认为,安全审计上即使有一些Consensys Diligence、Trail of Bits、Chain Security、Certik等较早入局的知名公司,但其实它们所占据但市场份额也并没有很大,整个市场仍然很分散。
此外,在具体的细分赛道上,入场的玩家们并没有充分覆盖不同需求,大多还是在收入模式清晰、有很好现金流的安全审计里“卷”。
实际上,与传统互联网安全类似,区块链的安全服务也大致分为to B端和to C端。在to B端,一个区块链项目的安全,分为则上链前和上链后,上链前主要是智能合约代码的安全审计,上链后则有攻击溯源、危险情报等实时监测。而在to C端,主要涉及用户钱包、NFT等各类资产安全。
周亚金认为,在整个安全服务市场,to B端的DaPP开发者运营的安全性,to C端用户的钱包、NFT安全等等重要的安全服务,都是较为空白的市场。“区块链的安全服务几乎还在一个拓荒的状态”。
转载请注明:文章来源于 Binance币安官网注册
本文链接地址: https://www.binance38.com/archives/959
Comments are closed